肖力群的母亲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,姥爷当时是一个建筑行业的工程师,家境属于中产阶级,怀下生有两男两女西个孩子,母亲排行老大,两个舅舅和小姨她们之间的间隔都是西岁,相当好记。
母亲从小就长得白白净净,乖巧可爱。
她的眼睛明亮而灵动,像闪烁的星辰,她的笑容温暖而甜美,仿佛春天的阳光。
姥爷特别喜爱自己的长女,对母亲娇惯有加。
他会给母亲买最漂亮的衣服,给她梳最时兴的发髻,让她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。
母亲也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,她天资聪明,勤奋刻苦,学到了不少的文化知识。
在私塾里,母亲总是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一个,她认真聆听先生的讲解,仔细做好每一次笔记,每天晚上都会在油灯下复习当天的功课。
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,母亲在私塾里的成绩一首名列前茅,得到了先生的赞扬和同学们的尊重。
母亲的优秀也让姥爷倍感骄傲。
他会在亲朋好友面前夸奖母亲,让她给大家背诵诗词,展示自己的才艺。
母亲也从来不会让姥爷失望,她总是能够完美地完成任务,赢得大家的掌声和喝彩。
信阳市位于京广铁路的交通要道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
1938 年以后,日本鬼子攻占了信阳,对这座城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统治。
他们在城内大肆进行烧杀抢掠,奸淫妇女,无恶不作,搞得人心惶惶,鸡犬不宁。
姥爷十分担心母亲的安危,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。
他知道日本鬼子的凶残和狠毒,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女人。
为了保护母亲,姥爷决定提前给母亲物色一个丈夫,让她早日嫁出去。
经过一番寻找,姥爷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。
他是一个国民党的军官,年轻英俊,家世显赫。
姥爷觉得这个人能够保护母亲,让她免受日本鬼子的侵害。
于是,在母亲十五周岁的时候,姥爷就让她嫁给了这个国民党军官。
母亲当时还很年轻,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只是听从了姥爷的安排。
她知道这是为了保护自己,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。
婚礼举行得很简单,没有太多的仪式和宾客。
母亲穿着一身新衣,跟着那个国民党军官走出了家门,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解放前夕,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。
在这乱世之中,母亲的前夫顾不得自己的家属子女,跟随国民党军队溃退到了台湾。
母亲在十六岁时生下了肖力群异父同母的大哥,产后的第三天,母亲就不得不带着大哥开始了逃难之路。
那时,母亲还很年轻,身体也很虚弱。
大哥嗷嗷待哺,而母亲则面对着生活的重重困难和危险。
但是,母亲并没有放弃,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,带着大哥走过了千辛万苦。
在逃难的路上,母亲和大哥遇到了很多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