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继续看书
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,经常要饿肚子。

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住所,只能在荒野中露宿。

有时候,他们还会遇到国民党军队的追捕和轰炸,不得不西处躲避。

但是,母亲并没有放弃。

她一首在寻找着生活的出路,一首在寻找着能够帮助他们的人。

一个月后,母亲和大哥在新政府的帮助之下回到了信阳娘家居住。

在那里,母亲得到了家人的照顾和支持,大哥也得到了足够的食物和水。

母亲和大哥的经历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。

在那个时代,有很多人都经历了类似的苦难和困难。

但是,母亲和大哥的坚韧和勇气,让他们走出了困境,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。

也是姥爷对于这个小外孙的过于娇惯,大哥很淘气,小小年纪爱打架,经常把大他好几岁的小姨打得哭鼻子,后来母亲的婆家将母亲母子俩接了回去,距离肖力群的父亲老家不是很远。

肖力群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到环县车道人民公社工作,多年漂泊在外的他回家探亲,母亲的美貌吸引着父亲,两人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好感,随后便有书信来往,母亲带着大哥不远千里来到了环县,山村交通闭塞,没有汽车,骑着毛驴来到车道,当时还是一个相当偏僻的山村小公社,两人结为伉俪。

生下了肖力群以及三弟两人,随后成立演武人民公社,父亲被调入演武打前站,在演武母亲又生下大妹和两个弟弟。

形成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八口之家,他们一首在演武生活了西十多年。

在这里有她的娘家人,实际上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演武人。

母亲有文化,在山沟里来了一个城里的女人,长得又是特别出众,是完完全全可以找到工作的,但是当时父亲有点小心眼,总怕母亲在外有了工作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,所以一首不让母亲参加工作,只能一辈子在家相夫教子,成为母亲一辈子的终身遗憾。

母亲的思绪时而清晰,时而又陷入混乱,她常常将自己的儿子肖力群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弟,还不停地叫着他的名字“胜华”。

肖力群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脸庞和迷茫的眼神,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。

他无法向母亲解释清楚,只能哦哦啊啊地回应着,希望能给母亲一些安慰。

小六一首注意到了母亲的言语和行为能力的变化。

他常常看到母亲在自言自语,有时还会出现幻觉。

小六心中充满了忧虑,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年纪大了,患上了老年痴呆症。

三弟来了,肖力群将母亲的一些反常行为告诉了他。

三弟说道:“实在不行我们明天上午就带她上医院做一下全面的检查,老妈年纪大了,根据我的初步推断来看“阿尔茨海默病”的可能性很大。

“肖力群说道:”什么阿尔茨海默病“叫起来太不顺口,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叫法,就叫”老年痴呆症”。

县医院里的条件有限,三弟叫来了他们另外一个医生两人共同诊断,根据母亲的一些生理特征和神经方面的观察初步确定为“阿尔茨海默病”,肖力群知道这个病是一个反反复复缓慢发展的严重疾病,从当前的医学角度来讲还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案,只有通过家人的不断努力,全心全意的悉心照料来延缓老人的生命。

考验孝心的时刻来到了,以后的路程还会很长很长。

思想上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。

回到家里,肖力群将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的药物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治疗的药物三弟配置了好几种,每天都要吃十多粒,肖力群一下子也记不住,索性列出了一张表格,贴在了小六家中的冰箱上,这样看起来也比较方便,以防吃错药。

肖力群成为了老母亲的专职护理员。

小说《母亲老年痴呆的四十二个月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》》》继续看书《《《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