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眼中的世界》是卢卡斯先祖写的,大部分内容都是初代家主的故事,初代家主的经历和他的成就一样精彩,而且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厚重。
始祖说:“让后人看看他那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。”他预料以后的世界变化会越来越大。
此后的家主多是寡言少语,或者仅仅写序,以表示他们看过这本书了。
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
这本最厚,我大概看了看目录和序,轻轻摩挲书的封皮。
发个短暂的呆。
然后拿起《族训》,这本最薄。
打开,里面赫然画着一只大手,直直地指向我。旁边配着几个大字:
“滚去学习”
后面全是空白。
我轻轻合上书。
怪有道理的。
......
我回过神。
白天已经睡了很久了,但我有些疲惫。
我后仰偏头,视线与某对澄澈的翠绿眼眸对上,这样的姿势自然而不尴尬。
眼是通向心灵的窗户,有的人只是流光转动的秋水明眸,就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,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。
我对身边同辈的人感观都算不错,无论是哥哥还是姐姐,或许因为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并行,可以互不打扰,或许永远不用相见,永远不用相迫。
大人的话,不作评价。
多莉现在已经不再言语,只是看着我表达固执或是胁迫,或许她自以为这样有用。
之前她还说了些无所谓的话,我也没在意。
“晚安。”我把烛火,连带着发光的眼眸吹灭。拿起《卢卡斯家事》,看了起来。
对于能与光元素共鸣的我,黑夜视物不过是需要点技巧,虽然我还不熟练。
这不是莱的记忆,某种程度上我还很幸运,莱并不懂元素,而我醒来后接触到了光元素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光元素沉寂才是合理的状态,我只能借助月光,当我把暗视为光的表现形式时,我和身边的事物又仿佛连接在一起。
道德经告诉我们,事物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。
我琢磨了一下,元素或许可以采用类似魔法的应用形式,但是更为困难。
而且元素可以逆向增强人体的魔法潜质,当然这只能视作辅助手段。
遗憾的是,我也只是空有想法无法应用。
当然这不重要,我现在是要看书。
调动光魔力因子作为辅助,书页也是魔力传导的材料,这样能让我的阅读更轻松,在我眼里书页发散着淡淡的光,在别人眼里却什么都看不见。
没有人知道我还有光属性魔力潜质,这样使用也不会被发现,发现也无所谓,魔法并不是什么人人都用的出来的东西。
没有什么形态各异的术法和花里胡哨的吟唱,人们对于魔力的应用大多是方便生活。
平平淡淡才是大部分人的生活,乐趣只在一件件琐事里。
《卢卡斯家事》类似于传记,由本人或者友人记录,上面字体各异,似出自不同人之手。
还是初代家主的篇幅最多,不得不说初代家主在卢卡斯的家史上,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里面的话多语焉不详。
光明神似乎是个人,和植物人是好朋友,神的称呼似乎是因为光明神在很早的时候做过什么而被冠上的,植物人是始祖取的外号,因为这个人和植物打交道。
光明神和植物人讨论:人的变化很大,很多物种都是人变成的,世界已经面目全非了。
又说什么人族式微之类的,然我感觉有一股临危受命的使命感。
诸如此类。
始祖说光明神和植物人是华夏人。华夏是个什么地方,书中并没有说明。
这个世界有很多谜团。
随着代际间的流动,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,变成常态。
若是幸运眷顾的话,才会有少数人把真实一点点记录,坚守着不知所谓却又至关重要的东西;再幸运的话,就能够对它们做出发展了。
我的思绪十分发散。
书里讲述的事情很散乱,似乎有意避开重点,不过这本书本身就是在讲无关紧要的琐事而已。
先祖和光明神的互动里透露着一些哲理和先贤的想法,而没有悟性的人看不到更深的东西。
当然我这么说当然多少能看到一点点。
我觉得有陨石悬在空中,有心事压到心头,让人喘不过气,生怕什么时候就爆发。
是居安思危,还是风雨欲来。
是自作多情,还是先见之明,这些都还未可知。
我的手顿住了。
我眼中似乎有红色底色白色音乐符号的图案在缓缓转动。
到点了,这个叫网抑云。
深夜让人惶恐,哪怕是光明也不例外。
我的状态并不好,双眼也有些酸痛了,这时候很适合睡觉;但是书只看了一点点,我便想着再看点,再看点。
该死的强迫症。
很难看下去。虽然是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,但毫无重点,其中的道理对我这个年纪来说也有些无趣了,不再是当初的懵懂样子了。
忽然有什么搭上我的肩。
我一个激灵,猛地坐直身体,拧转有些酸痛的脖子,发出像是经久生锈的机器转动的“咔”。
长发扇在某人的脸上。
泛着幽幽绿光的眼眸盯着我,让我想起森林里的狼。
很神奇,在黑夜里还能发光。
“三公子~”真就和女鬼一样的哀怨声音。
“睡觉吧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