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
  • 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
  • 分类:现代都市
  • 作者:月藏云那里
  • 更新:2024-01-15 03:47:00
  • 最新章节:第14章
继续看书
现代言情《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》,由网络作家“月藏云那里”所著,男女主角分别是徐静安徐建设,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,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!详情介绍:书中徐静安一辈子成全别人,为别人着想,到最后也没人说她一声好。这辈子换她来,还是先管好自己,成全自己吧!...

《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》精彩片段


这会儿还没下课,她赶快把大部分东西都收到空间里。转身去了唐老师办公室说已经找到工作,以后不来了。告别唐老师,又去校长办公室跟梁校长打了声招呼。

校长什么都没说,利落地签字把档案迁出来,毕竟当初的毕业证就是梁校长亲自发的。

没想到最后梁校长还写了一封推荐信。“对你的工作不知道有没有用,可能你也用不上。但这是学校对你这几年来的肯定,也是一番心意。”梁校长温和地说着。

这真的出乎徐静安的意料。不管是什么原因让校长写了这封信,她心里特别感激。

徐静安收下后,给梁校长深深地鞠了一躬,才走了出去。

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,趁机拦住了徐建设,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。“三姐,什么事?”

看着16岁身高就有1米75的徐建设,“我听说最近体校招人,要封闭训练4个月,咱们学校能推荐2个人,你去不去?”

“去那儿干嘛呀,怪累的!”

“傻!”

“三姐,你怎么这么说?”

“你去体校训练,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条出路。到时能找一份好工作不比什么强?”徐静安恨铁不成钢地说。

“现在又不用自己掏钱,白去让他们教两个月,咱们还沾光了呢。到时候身体锻炼好了,如果省队选不上,不还能报名参军嘛!”

“再说回来,万一这都没成或者你觉得累受不了,那就回来呗。有咱妈的工作保底你怕什么?”

“到时候还能比你现在天天上课睡觉差?”

徐建设听了徐静安的话,觉得很有道理。下午课都没上,去单位找徐父徐母把这事给两人说了。

老两口觉得儿子说的有理,怕名额被别人占了,连忙向单位请假。徐母回去收拾好东西,徐父找到学校强烈要求让孩子进体校。第二天一早就跟着体校老师走了。

徐静安这回算是彻底放下心来。当天还是在宿舍住了一晚。晚上同宿舍的人看到她也是窃窃私语。徐静安心里越发恼怒金三顺打破了自己的平静生活。

第二天4月1号,照例是工人发工资的日子。徐静安一早起来,把剩下的东西打包带走,趁着天色暗路上没人放到空间。等徐母把这月的份额票据都领完后,她悄悄地回去找办事处主任开了介绍信,急急忙忙的又去了政府机关。工作正式办下来,拿到工作证,徐静安才松了口气。

“张哥,咱们这里有宿舍吗?”徐静安悄悄问小张办事员,顺带从兜里递了包烟。

小张手一翻,东西就不见了。“有,还剩几个。我带你去看看。”

“诶呦,折煞我了不是?我这儿,好赖有个地方住就行,哪好麻烦您呢。”开什么玩笑,她哪来那么大的脸面!

小张笑了笑,“行,那你去宿舍楼305吧。那还有张空床。”

“麻烦您了张哥,回头,请你吃饭。”

“行”小张也不客气。

徐静安拿着305的钥匙,打开一看就知道张哥照顾自己了。

房间大概4米*5米,有两张单人床分别靠着墙的两侧,靠窗有张1米*0.5米的书桌。地面和桌面上还有层浮灰。看得出来这里的人不常过来住,那就相当于自己住单间啊!

徐静安抓紧时间打扫干净宿舍,又来来回回好几趟把床收拾好,挂上窗帘,暖壶、脸盆等等一些要用的东西都置办齐全,也到了中午下班的时候。

徐静安特意跑到国营饭店,用新买的饭盒打包了一份红烧肉,避着人给了张办事员。

小张笑得更真诚了。

下午回到徐家,把户口本还给徐母。

4月2号又是全家排队买东西的时候。这次周末,学校放两天假。徐静安正好是4号星期一去上班。其他人都忙,她也就成了主力。

小说《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4号,徐静安开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。

两个星期下来,徐静安把同期入职的人员了解清楚了。怪不得韩主任那天挑眉:一个是妇联主任的儿子;一个是化肥厂厂长的外甥女;一个是公安局局长老婆的娘家侄子;还有一个是粮站站长前妻给他生的儿子。最后一个就是气运之女——徐静安。因为她对外说是运气好,刚好听说这里招人就来了。

徐静安就像误入了鹤群中的鸡,感觉自己特别显眼。

张哥每次见她,都不得不感叹,运气的重要性!

跟张哥熟了之后,趁着放假休息,到底请了一回客。桌上摆着红烧肘子,糖醋排骨,四喜丸子,土豆炖牛肉,4个大菜,米饭3碗。

当时把张建军吓了一跳,太丰盛了,说什么也不敢吃。徐静安好说歹说才坐下。

“妹子,你有什么事,好好说,想让哥干啥?你要不说,哥不敢下筷子。”

“张哥没别的就两件事。一个谢谢这些日子的照顾,分宿舍也好,告诉我其他人的家庭背景也罢,我心里都记着呢。”

张哥——张建军点了点头,“还有呢?”

“还有就是,哥,咱们这个单位什么时候能转正?”

“就这个?没了?”张建军看着徐静安。

“没了!”徐静安无语的看着张建军。“我就想谢谢张哥你,又不是难为你。”

张建军这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。

“一般有3个月的,有半年的,还有1年的。但每年都有指标,不可能招多少个都能同一年转正。”

徐静安仔细的听着,时不时的给茶杯添点水。

张建军吃了一碗又端起第二碗米饭,“你们这批人的跟脚,你也知道了,都是硬茬。”

喝了口水,接着说:“在你们之前还有没转正的,轮到你估计最早也是1年之后了,3年之内都算不错的!”

徐静安听到这里不由倒吸了口气,怪不得到现在系统都没给奖励。现在转不了正,以后更难。临时工说解雇就解雇,到时候她还得下乡。

吃完饭,把剩下的菜打包装好放到布兜里。张建军拎着布兜出了包间回家去了。

徐静安回到宿舍关好门,拉上窗帘,回了空间。

随便煮了点挂面吃了,静下心来想着出路。她知道转正不容易,但没想到会这么难。时间拖的太久了,久则生变。看来还是要选择第二种方案,速战速决。

韩主任出身农村,曾在军队里任职。受伤后转了文职工作。去年10月转业到了地方,当了市政府的人事部主任。

老婆和孩子还在他原来当兵的地方没跟来。不是不想来,他现在一个人孤孤单单,也想老婆孩子。

可他家庭负担重:老家爹娘不能不管,兄弟姐妹都等着他撑腰呢。别的不说,加起来20多个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结婚他总要给钱吧?

当初出任务时就说好了:活着的人要照顾牺牲战友们的家人。不能这话说过就忘了吧?

他每月往外邮出的钱都有一半工资。老婆给他生了7个儿子,再加上部队里面的人情往来,时不时的捐款,还能剩下什么? 60年那会儿闹饥荒,他们部队驻扎在当地的老百姓都跪在军营前面求口饭吃。他们能怎么办,只能把自己兵营里的粮食分给了老百姓一部分。不然看着他们死在军营前?那时当兵的自己都饿得直打晃。

老家的来信也是封封带着血泪。那是到了难处,可他能怎么办?

家里有了她媳妇的那份工资,才让家里的孩子都活下来了。在家里,他媳妇的话比他好使!

到现在他转业到这里以后,工资比起在部队的时候还降了。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存款,他是月月光啊!

部队当时照顾军嫂,他老婆也有小学文凭,所以在当地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。当时那份工作找的也不容易,现在要是随他一起过来,原来的工作就得卖了。可到这里她的学历太低,再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很难。没工作都过来了吃什么?儿子越来越大了,更得花钱,老婆舍不得钱!

组织上也说可以给与照顾,给安排工作。他自己本就是刚到地方,可以说空降到单位里的新人,多少双眼睛盯着,他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张这个口!生怕别人找不到借口使绊子吗?再加上现在的形势,不好说啊!

小说《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徐静安和赵晓芳把彼此的情况说了以后,肉眼可见的两人之间关系近了一些。

“你刚才说不用钱什么意思?”

“我长话短说,你看行不行。我有个钢厂财务室的工作,卖的话最起码800块钱。”

赵晓芳点头。

“你现在手里没钱,你干脆拿嫁妆跟我换工作,正好腾出那间屋子你住进去。”

徐静安边说边看着赵晓芳,“上班需要手表和自行车,这两样你用。其他的给我,只要你别不舍得就行。”

“这有什么舍不得的?留着给我后妈她们惦记?就是这些东西价值不够抵工作的钱。”

“我还想让你帮我提前办张毕业证。”

“你不上了?”

“学我还继续上,就想是提前把证拿到手。万一期间再碰上招工的,我考上了也能直接就去。不然,没证上不了,不就给别人做嫁衣了吗?”

“行,什么时候办手续?”

“后天下午我来找你,咱们一起去钢厂改名。到时招工告示上直接贴你的名字,省事。”

“好,我在学校等你!快中午了,咱们一起吃个饭?”

“不了,我还有事。要去省城参加个比赛,后天才能回来,下午就走。”

两人现在倒有些依依不舍。

“晓芳,你妈留下的工作你有什么打算?”

“我还没想好,要不就卖了换钱,反正我后妈是毛都别想粘一根!”

“你也别直接卖,看能不能找人换间房子,主要是把你的户口迁出来。”

“怎么说?”

“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?”

“什么?”赵晓芳诧异的问。

“知青下乡!”

“嘶~~你是说他们给我报名让我去?”

“谁能说的准呢?你现在上高三,但你比我大一岁才十七。离你成年还有一年,到时候她们算计的没得逞,干脆给你报名让你下乡,你怎么办?”

赵晓芳深吸一口气,“他们能干出这种事来!”

“所以要把户口拿在自己手里,这样他们就不能随便拿捏你。到时候你在家吃住,把每月挣得工资存到储蓄所,拿着存折就行,东西要抓在手里才是你的。便宜大哥一结婚,到时孩子只会越来越多。有个房子,你也有个退路。”

“最后就是你的婚姻”,徐静安说到这里,她看着赵晓芳“我不信阿姨没留后手。”

赵晓芳笑了:“这个不用担心,我妈安排好了。”

“那也就是难这几年,咱们都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放学的铃声响起,两人分开各走各的。但是赵晓芳的神色明显坦然了起来,再也不见一丝烦躁。

在食堂吃过午饭,直接和老师,同学们一起出发,坐火车去往省城。

当天到招待所的时候,天都黑了。

第二天上午一场初赛,下午一场决赛,参赛人员一直在减少。比赛完,说完成绩,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,早没车了。只能坐明天上午10点的车回去。

第三天一早,其中一个老师就去买票了。剩下的两个老师在招待所看着学生,不让学生乱走。

徐静安也早早起来,向老师拿出了家长签的请假条,才在其余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出了门。

省城百货大楼里的东西确实比市里齐全,花样多。徐静安买了徐母要求的东西,也趁此机会,把空间里的票花了,都快过期了。

女士手表来一块儿,上衣裤子来两套,身上的衣服都打着补丁,洗的时候不敢用力,就怕烂了。黑色皮鞋来一双,运动小白鞋来一双,解放鞋来两双,脚上的鞋打着补丁,起着毛边。棉花票就两斤,但怎么也能做两身厚棉衣,身上的棉衣都结成一块一块的疙瘩,买了。有工业票,手电筒来一个,电池也要两节。碰上了计划外的布:三个颜色各要了6尺。各种不要票的点心,吃食,要一些。

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心情就是——爽!

拿两张干净的旧报纸把棉花包好,用绳子捆紧;鞋盒丢掉;不要票的四斤点心再裹两层报纸,别到时候渗油沾到衣服上了。电池安到手电筒里,试了试挺亮以后不用摸黑走路了。

用袋子装了徐母让买的东西,其它的偷偷放到空间,这空间现在已经塞得满满的。

徐静安不敢再逗留,现在马不停蹄的赶回招待所,别晚了在坐不上火车。

小说《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一路上火车晃晃荡荡的,出了火车站再坐公交车回到学校。老师才让同学们各自回家。

徐静安偷偷看了下时间4点10分。赵晓芳一下午一直心不在焉,时不时的注意着大门口。

徐静安他们一进校门口,她就知道了。

赵晓芳赶忙向班主任老师请了病假。然后悄悄地跟着徐静安去了钢厂。找到郭厂长拿到录取名单,《财务室招工名单》上——徐静安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
赵晓芳这才真正放下心来。

两人把工作的事情弄好,赵晓芳又一再的谢过郭厂长才出来。

明天《招工告示》上,录取的名字就换成了赵晓芳。跟徐静安没有半点关系。

“叮——”脑海里响了一声,紧接着空间变大了,变成了10米*10米*3米。

果然徐静安猜的没错:只要改变了书中与自己有关的事,就会有奖励。

徐静安把赵晓芳递过来的毕业证放入书包再偷渡到空间。然后跟着赵晓芳来到她家附近。

“静安,你看我家就在二楼楼口。”赵晓芳指着,紧挨着西墙第一排的那栋家属楼。

“今晚7点,钢厂里放电影。到时候,楼里九成的人都会去。”

“我会跟他们说,要等同学晚点再去。你7点多的时候,直接来搬东西。”

徐静安点了点头:“行,我记住了。现在我先回家,吃了饭再来。”

赵晓芳看着徐静安离开后,也脚步轻松的往家走去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徐静安一进家属院就有人打招呼。

“静安回来了?”

“考得怎样?”

“省城跟咱们有什么不一样的?”

“那里好玩吗?”

……

徐静安一路嘴就没停过:“婶子”,“大娘”,“嫂子”的回应着。

这个年代没有隐私,但凡哪家有点什么事。一会儿的功夫,就会传得哪儿都是。

徐静安回到家,徐母也是刚进家门。她拿着徐静安买回来的东西,高兴的不得了。

颜色漂亮的花布,图案明显跟本市百货商场的不同。

还有这里不方便购买的点心,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,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买的!

徐母好高兴,这下不就有面了吗?

徐静安接过厨房的活,赶快做饭。她还没忙活完,徐母不断的催促,要她把买东西开的票据和剩下的钱交还回去。

吃饭的时候,徐建国和徐静萍两人明显心情不错。看来,这次从省城买回来的东西,很是符合两人的心意。

“听我同学说:钢厂今天7点放电影。”徐静安吃了口咸菜,“要看的话要早点去。”

“我去,我去!”

话音刚落,老四徐建设就马上接话,然后端起大海碗大口大口喝粥。

家里的其余人也都加快速度,看样子是都想去。也是,现在没有什么娱乐活动,一场电影放了又放,就这也很难经常看。

不到7点,家里人都出去了。只听外面你喊我,我喊你的,成群结队的往钢厂方向走去。

徐静安照例留下来收拾家务。

估摸着时间到了7点多钟,徐静安也把门锁上。随后慢慢悠悠地朝赵晓芳家走去。

到了大门口,赵晓芳已经等在那里。

她诧异的问:“就你自己来?”东西不少,重量也不轻。有好多家具还有一台缝纫机。

一个女同学得搬到什么时候?动静太大,到时候弄的人尽皆知。

虽然她赵晓芳不怕,可好说不好听,再传出什么来,让她不好收场。

徐静安马上回了一句:“还有人,他们在后面,一起走怕人太多让人看见。”

赵晓芳提着的心才有了安慰,没那么紧张了。

两人一进家,赵晓芳立马就关上大门。从脖子里拽出一把钥匙,打开嫁妆房的门锁。

开门的时候,徐静安还看到有不少灰尘从门框上落下来。

屋子本身就不大,东西又多,挨挨挤挤一个摞一个,都贴着房顶,感觉这个屋子都满了。

“你们先搬着,我得去后妈她们跟前露下脸,不然她非杀回来不可。”

徐静安:“行,你快点回来,我这里也快。”

赵晓芳从出去到返回来用了一个多小时,头上都冒汗了。

徐静安也早把东西装到空间了。里面放着箱床1.8*2米一张,4扇门的大衣柜一个,4个大樟木箱子,一个梳妆台,一个脸盆架子,一张八仙桌,椅子5张,书桌一张,高凳子一张,矮点的小凳子6个。缝纫机连包装都还在上面。

衣柜,箱子还有箱床里面装满了东西:大到4条八斤重厚的棉被,2条五斤重的棉被,2条四斤重的褥子。2条粉色毛巾被,床单2条,蚊帐一顶,棉布各种花色颜色十几种,装粮食和咸菜的大大小小5个缸和坛子,一个套一个;小到日常用品,做饭用的的大铁锅、蒸锅,炒菜锅,菜刀2个,坐水壶,10个碗、大小不同的盘子,2个暖壶,喝水用的军用水壶,红糖2罐……冯春草把能想到,能买到的都给女儿准备好了。

徐静安还发现坛子里竟然还装着一个小木匣子。木匣分为上下两层:第一层是一对水头极好的紫色飘花翡翠镯;第二层是一对玻璃种帝王绿的手镯。她把两对镯子拿出来敲了一下,声音清脆动听。

坐水壶里有两对用红布包着的金手镯。

徐静安心里由一开始的震惊和兴奋,到现在的酸涩,说不上来的难受。“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,再来找我。”

赵晓芳没说别的,抱着徐静安呜咽的说:“谢谢你,静安。”

徐静安安慰地拍了拍对方的后背:“我想我们现在已经是朋友了,不是吗?”

“对,我们是朋友。”赵晓芳抹着眼泪,肯定的说道。

等户口和工作的一切手续都搞定,再搬过去也不迟。省的打草惊蛇,让她们有了防范!

到时候,她赵晓芳办个存折,每月工资存起来,随身带着。到时候吃家里的,住家里的,多好!

过段时间,后妈知道算计了半天,却竹篮打水一场空。等她知道的真相时,她的表情一定很精彩。

赵晓芳一想到后妈的那张脸,就感觉通体舒泰的不得了。

徐静安走后,赵晓芳把房间打扫干净。屋子里就剩下一辆自行车和一块儿手表了。赵晓芳又把门锁上转身出去找楼下邻居罗奶奶。

记得罗奶奶家有2套房,祖孙三人中孙女还没有找到工作,问问情况。

徐静安走出钢厂筒子楼,就加快脚步往家赶。

她还要趁现在家里没人,好好琢磨一下怎么能更好的利用空间。能不能分成不同房间,到时候做个厨房,卧室之类的。

小说《成全别人?不如成全自己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