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我变懒后,夫家更看重!小说
  • 重生之我变懒后,夫家更看重!小说
  • 分类:现代都市
  • 作者:山山不见
  • 更新:2025-04-25 06:23:00
  • 最新章节:第11章
继续看书
网文大咖“山山不见”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《重生之我变懒后,夫家更看重!小说》,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,姜姩祁珩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,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:她这个大嫂。二弟一向眼光高,她还以为会娶个高门贵女回来,却配了个粗鄙的农女。“二弟会同意这门亲?”“不同意又如何,不能拿全家人的命去赌。”祁霁脱去外套,身穿一件月白长袍,坐在榻上看书。柳氏坐他对面阴阳怪气的道:“那个农女有福了,一步登天成了太守府的二少夫人。”......

《重生之我变懒后,夫家更看重!小说》精彩片段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
祁太守一跪,身后四个儿子也跟着跪下,太子眯着眼睛打量着祁家父子,祁太守正想开口说些什么,太子却哈哈一笑,让他们平身。

“祁太守,你这人就是胆小,经不起逗。”

祁太守起身,弯着腰擦擦额头的汗。“臣惶恐。”

回到太守府,太子坐在高位上,底下一群舞女怀抱琵琶款款而入,中间一女子身着火红色舞衣,一张瓷白的脸妩媚娇俏,细长的眼神似勾子含情脉脉的盯着太子,身姿灵动的转圈,把高位上的太子勾的魂不守舍。

祁太守目光隐晦的扫一眼太子,借着喝茶的姿势,掩了嘴角的一丝讥笑。

一舞毕,太子指着红衣舞女问。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红凌抬眸瞥一眼祁太守,低头回道:“奴婢红凌。”

“好个红凌,名字与你很衬。”太子起身,上前扶起她,红凌一手提着裙摆,跟着他坐在主位上。

“祁太守,这个女子孤带走了,定会记你一功。”

“不敢。”祁太守忙起身。“能伺候太子,是她的福气。”

太子满意的点点头,看向他四个儿子。“孤得了美人,也不能忘了你儿子,孤可以为他们赐婚。”

祁霁起身,一掀袍子下跪。“太子殿下,臣已有妻子。”

祁墨和祁洵也起身下跪。“臣等也已经定亲。”

太子又看向祁珩,祁珩跪下。“臣只想建功立业。”

“建功立业也不耽误成亲。”太子想到一个人选,七公主,贞妃娘娘的女儿,一个软弱无能的草包公主。

“孤看祁二公子与七公主很是般配,不如,孤禀明父皇赐婚。”

祁珩脸色一变,“太子殿下,臣无心成家。”

太守大惊,忙起身下跪。“不瞒太子殿下,臣这个二儿子也定亲了,聘礼都已经下了。”

四个儿子一愣,齐齐望向老爹,祁珩也难得怔住,他怎么不知道自己有个下聘礼的亲事。

太子面色不悦。“祁太守,你敢骗孤,孤饶不了你!”

“臣不敢。”祁太守道:

“臣前段时间被刺客追杀,是永安村的村民救了臣,救命之恩,当涌泉相报,臣与他商定,两家结儿女亲家,祁珩前几天亲自去下的聘礼,太子若不信,打探一下便知。”

祁珩转头看向父亲,祁太守侧眸深深的瞥他一眼,祁珩配合的垂下眸,双手交叠揖一礼。

“父亲所言属实,臣与姜家女已定亲。”

太子狐疑的盯着父子俩。“祁太守,你会让你儿子娶个一个农女进门?你在糊弄孤吗?不想要孤赐婚就直说,有几个胆子敢糊弄孤!”

“臣不敢欺瞒太子!”祁家父子伏下身子,祁太守道:

“下个月初九是个好日子,臣为二儿子举办婚礼,诚邀太子殿下赴宴。”

太子仰头哈哈大笑,对随行的官员道:“你们瞧瞧,他宁可娶个农女也不要公主,行,孤就留下来瞧瞧,太守府的二公子要娶个什么样的农女。”

不管是真是假,太守大人已经当着太子殿下的面放出话去,这场婚事必须要办。

送走太子殿下,祁太守把四个儿子叫到书房,一脸疑重的叮嘱他们。

“找个媒人,正式向姜家提亲,与姜家老三的闺女合八字,要快,不能让太子察觉。”

祁霁不可思议的问。“爹,真要给老二娶个农女回来,这也太委屈老二了。”

“不娶她,娶那个七公主回来吗。”祁太守命令道,“你们赶紧去!”

“不许去!”祁夫人气势汹汹的从门外进来,丫鬟顺手关上门。

“老爷,咱珩儿不能娶个农女,我去和太子殿下说说,就说珩儿早先与我娘家侄女已定亲,这个农女作不得数。”

“蠢妇!”祁太守厉声斥责。“你当太子殿下是什么,在他面前出尔反尔,你想害死我祁家所有人吗?”

“反正,我不允许珩儿娶一个农女进门。”祁夫人眼眶通红。“太委屈我儿了。”

祁太守训斥道。“事关我祁府众人性命,你只想着你儿子委屈,有没有想过我祁府若满门抄斩,你儿子连委屈的机会都没有!”

祁夫人小声嘟囔。“你不就是想让儿子还你的恩情吗。”

“此婚事与恩情无关,形势所逼,你懂吗?”祁太守心累的解释,目光凶狠的瞪着她。

祁夫人踉跄着跌坐在椅子上。“就非得娶那个农女吗?”

祁夫人一想到农女,一个粗鄙,没教养又贪婪的形象浮现眼前,越想越替儿子委屈。

“娘。”祁珩叫住她。“是儿子心甘情愿娶的,姜家女也是被我们祁府连累的,待她进门,希望娘别为难她。”

“什么连累。”祁夫人轻哼一声。“她一个农女,嫁我祁府,一步登天了,她做梦都会笑醒。”

祁珩轻轻扯唇,自嘲道。

“娘,是我们求她嫁到祁府,如果她不嫁,我们祁府会以欺君之罪满门抄斩,朝堂之上,多的是人盯着我们祁府,妄想拉爹下马,您一定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生出事端,让人抓住把柄害我祁府。”

祁夫人脸色一白,被儿子的话吓到了。“怎么会这么严重?我不信,你一定是吓我的,对不对?”

祁太守警告她。“我劝你不要多事,老老实实的迎儿媳妇进门,成亲那天太子殿下也会来,你敢惹出什么事,我饶不了你!”

祁夫人一脸颓废,挺直的背硬生生垮下去,手执帕子沾泪。“我可怜的儿子。”

夜已深,四兄弟各回各屋。

祁霁回房把此事与夫人柳氏一说,柳氏面露惊诧。“父亲真的要让二弟娶个农女进门?”

语气微微有些幸灾乐祸,她是汝阳郡云县县令之女,三弟和四弟定亲的女子与她同是贵女,身份上压她一头,日后进门大概也不会敬着她这个大嫂。

二弟一向眼光高,她还以为会娶个高门贵女回来,却配了个粗鄙的农女。

“二弟会同意这门亲?”

“不同意又如何,不能拿全家人的命去赌。”祁霁脱去外套,身穿一件月白长袍,坐在榻上看书。

柳氏坐他对面阴阳怪气的道:“那个农女有福了,一步登天成了太守府的二少夫人。”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整理好私库,祁珩带她出门,柳氏搀着婆母去寺庙,四人在门口遇上,柳氏心里酸酸的。
“二弟妹真是好福气,还没见过二弟对谁这么贴心过。”
祁夫人心里也有点不舒服,儿子从没陪她逛过街,倒心甘情愿陪刚进门的新妇。
“早去早回。”祁夫人压下心底的郁气,忍不住又提一句。“花钱别大手大脚的,阿珩每月四十五两俸银,禁不住乱花。”
“婆母说的是,儿媳谨记于心。”姜姩神色淡淡的施一礼。
祁珩上前一步,想开口,姜姩拽住他。“相公,我们快点走吧,听婆母的话,早去早回。”
祁珩点头,带她骑马去街上,家中仅有一辆马车,祁夫人和柳氏去寺庙坐马车去,祁珩夫妇只能骑马出门。
姜姩两辈子没怎么碰过马,祁珩托抱起她坐在马上,一个轻巧的翻身上马,长臂揽住她,策马扬长而去。
柳氏坐在马车上,掀开车帘满眼羡慕的看着马背上相拥的夫妻,她丈夫何时这么贴心过,对她冷冷清清的,祁霁那人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致,就连夫妻同房的日子也极少。
祁珩带她来到最繁华的街道上,把马留在驿站,给小厮十文钱,让人给喂马,带着姜姩去逛街。
长长的街道热闹非凡,比乡下和镇上的街道要繁华,种类也多,每经过一个摊子,祁珩都要问她要不要这个要不要那个。
“相公,我们去买布,我想给你裁件衣裳。”
姜姩带着他径直往布匹店走去,几个衣衫褴褛,瘦骨嶙峋的乞丐拦住她。
“好心人,给个馒头吃吧,我们好几天没吃饭了。”
姜姩刚想拿些铜板,祁珩拦住她。“不能给。”
他抬手指向街边的一群乞丐。“一旦给了,他们都会围上来抢。”
祁珩带着她想离开,一个瘦瘦小小的孩子撞他身上,小孩最多三岁,脸颊脏兮兮的,脸上瘦的皮包骨头,眼眶深深凹进去。
“哥哥姐姐,给我点吃的,好不好?。”
对大人尚忍心,面对小孩子如何忍心,姜姩抿着唇,为难的看向祁珩。
“相公,我带这孩子去前边买个馒头吃。”
“好。”
祁珩看向那群乞丐,准确的说,应该是流民,这段时间,街上流民越来越多,听闻,陵州水灾,颗粒无收,饿殍遍野,朝廷发下的赈灾粮全被官员贪去,到百姓手中的粮食所剩无几,陵州的百姓为生存,一路逃荒至汝阳郡。
姜姩带着孩子去摊贩上买两个馒头,不远处,几个流民眼神贪婪的盯着这边,等着姜姩和祁珩离开好去抢馒头,姜姩蹲下身子,把馒头放小孩嘴边。
“你吃,吃完了我们再走。”
小孩狼吞虎咽的咬着馒头,吃完一半,剩下的舍不得再吃。
“姐姐,剩下的我可不可以拿去给我娘吃?”
“这……”姜姩不是舍不得几个馒头,这小孩一旦把馒头拿走,八成被人抢去。
“不可以。”祁珩把馒头放他嘴边。“你吃,吃饱了就离开,不能拿着离开。”
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小孩抱着馒头去流民群,这是找死。"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
姜姩倚靠在贵妃榻上,面白如纸,神情恍惚的看着窗外丫鬟下人们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搬东西,胸口憋的喘不上气,屋里也死气沉沉的。

太守府里却像过年一样充满欢声笑语,三年前,她公爹祁太守起兵造反,如今终于攻下京城,登基为帝,特地派人回来接家眷们。

祁太守有四个儿子,姜姩是二儿媳,其他三个儿媳都是世家贵女,门当户对,只有她,姜姩,是农户的女儿,门不当户不对。

姜姩的父亲曾救过祁太守一命,祁太守为报恩,让二儿子祁珩娶了她。

农户女嫁给贵族子弟,简直一步登天了,村里的村民们无不羡慕姜家人,羡慕姜姩的好命。

可是,不通文墨又不懂规矩的农家女嫁入世家贵族,岂是那么好过,接连不断的嘲讽和讥笑,就连下人都看不起她,对她鄙夷不屑,三个妯娌更是不屑与她为伍,处处看她笑话。

为了不让祁珩蒙羞,也为了不给乡下的父母蒙羞,她逼着自己学习,学认字,学算账,学管家,学礼仪,还抢着侍奉婆母,所做的一切努力却被别人当笑话看了去。

每天不停的轴转,差点把自己逼疯了,怀的第一个孩子也因她的忽视流掉了,孩子流掉后,祁珩沉默很久,她那段时间又怕又伤心,怕祁珩会休了她,每天过的战战兢兢。

妯娌又对她落井下石,冷嘲热讽,她被逼的几乎活不下去。

背后什么难听的话都有,说她粗鄙,说她比不上大家闺秀的一根手指头,她憋着气样样都想做到最好,想证明自己,在婆母那里,却还比不上其他儿媳一句讨喜的话。

所有人都说她配不上祁珩,甚至当着她的面说,姜姩自卑到无地自容,好像所有的努力一瞬间破防,委屈,憋屈,不甘。

她一直劝自己,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,只要祁珩对她好就行,成亲多年,祁珩身边只有她一人,没有乱七八糟的通房侍妾,她该知足的。

自从公爹派人回来接人,她也欢天喜地的收拾东西,好几个月没见祁珩,心里想的紧,然而,四弟媳一句无心的话让她一病不起。

“二嫂,你也要去京城啊,二哥如今不比从前,他被封亲王了,身份比之前还高贵,你一个农户之女,如果识趣的话,就该主动与二哥和离,免得到了京城徒添笑话。”

“这农户女配王爷,太好笑了!”四弟媳带来的丫鬟们捂着嘴偷偷的笑。

姜姩胸口又闷又疼,一口血吐出,晕在地上,四媳妇见她吐血,吓的落荒而逃,如果被老二那个煞神知道自己欺负他媳妇儿,绝对不会轻饶了她。

姜姩一病不起,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,她的婆母,如今的皇后见她虚弱的样子,让她留在太守府好好养病,带着三个儿媳妇和一众孙子孙女往京城赶去。

姜姩不甘心的扯着身下的被子,唇角咬的出血,眼神死死盯着着门口方向。

厚重的大门“吱嘎”一声关闭,所有人都走了,独留她一人。

恍恍惚惚间,她好似看见没出嫁前的自己,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奔跑在田野上。

“臭丫头,你把我的禾苗踩了,赶紧上来!”姜姩回过头,不远处站着一个气急败坏的男子,那是她六叔。

姜姩红了眼眶,临死前,怎么见到六叔了,六叔是祖母的老来子,比他们孙辈的孩子们大不了几岁,小时候没少在一起打闹。

“六叔!”姜姩跑过去扑到他怀里,哭的停不下来。

“六叔,你是来接我回家的吗?”

姜六叔吓一跳,他没惹这祖宗吧?

“我不就说了你一句吗,至于哭成这样吗,你爹娘和你哥如果知道我把你骂哭了,还不打死我!”

姜姩把眼泪鼻涕全擦在姜六叔身上。“六叔,还是你对我好,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了。”

“姜姩!”姜六叔咬牙切齿的看着身上的不明之物,一脸嫌弃。

“你用什么擦鼻涕?这么埋汰,以后哪个男人会娶你!”

“六叔,你在说什么,我已经嫁人了呀。”姜姩抬起头,眼神迷茫的看着他。

姜六叔仰头哈哈大笑。“呦,小丫头想嫁人了。”

姜姩越来越懵,六叔说话好生古怪,她环顾四下,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,绿色的小禾苗随风摇曳,三三两两的农户人家在田里弯着腰插秧。

“这是……”姜姩心头越来越古怪,好真实的梦境,与她小时候奔跑过的田野一模一样。

她又看向姜六叔,分明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模样,不确定的问。“六叔,你今年多大了?”

“十七啊!我多大你不知道!”姜六叔伸手摸她额头。

“没发烧啊。”

“你十七,那我现在十五岁喽。”姜姩指着自己的鼻子问,她比六叔小两岁。

“这不是废话吗!”姜六叔扛着锄头,一手扯她胳膊。

“快中午了,赶紧回家,我快饿死了!”

姜姩晕乎乎的被他带回家,一路上,村里路过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。

自从嫁人后,她很少回来,太守府里规矩甚严,她也怕被人说闲话,与村里的村民们从不来往,此时,姜姩看每个人都好亲切,笑着与人打招呼。

“七伯父!”

“阿方婶!”

“小虎子!”

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,是虚幻吗,这也太真实了,难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,临终前,她最盼望的是回永安村,回到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。

永安村宁静祥和,村民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落错落有致的篱笆房屋,大多数人家养了鸡鸭鹅,叽叽喳喳的叫,还夹杂着几声犬吠之声,此时已至午时,不少人家炊烟袅袅升起。

到家门口时,姜姩心生胆怯,不敢迈进去,姜六叔一把扯她进门。

“你到底怎么了?自己家都不敢回了!”

姜六叔放下锄头,去井边打水洗脸,一个步伐矫健的老太太从厨房出来,手里端着一盘菜,中气十足的喊一嗓子。

“都回来了,开饭了!”

“奶奶。”姜姩哽咽着叫一声,姜老太太放下盘子,随手抄起身上的围裙擦着手。

“傻站着干什么,去厨房端菜,一个个的就知道好吃懒做,我都懒的骂你们!”

“哎!我去端菜!”姜姩红着眼睛笑了笑,抬步往厨房走去,厨房柜子上放着两盘青菜,一盘蒸的干巴巴的红薯。

姜姩一手端一盘菜,刚转身,一道瘦弱的身影挡在跟前。

“阿姩姐姐,咱奶做了什么好吃的。”

“姜谷,你小子吓我一跳!”

姜谷是四叔家的大儿子,今年十四岁。

爷爷奶奶一共生六个儿子,三个女儿,除了六叔,叔伯姑姑们都已成家,大伯二伯家的儿子也已经成家,姜姩父亲排行第三。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
姜家是个人口多的大家族,老一辈人讲,人口越多,家族越兴旺,所以,姜家人从未分家,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二十口人住在一起。

一大家子吃饭就在院子里吃,遇上雨雪天气时就挤在堂屋吃。

“吃饭啦!”一道惊天动地的喊声,各房屋里跑出一堆小猪仔。

孩子们呼啦啦的跑出来,十岁的姜芽,九岁的姜豆,六岁的姜粒,三个小孩坐在矮一点的桌前,十四岁的姜谷也坐小孩桌。

大房的孙媳妇安氏抱着刚两个月的儿子坐下等着吃,二房的孙媳妇刚进门一个月,在姜家还有些抹不开面,拘束的站在一边,五个儿媳妇说说笑笑的摆碗筷。

院里摆了三桌,姜老太爷和姜老太太以及老大老二坐一起,剩下的人挤在一起吃,挤不开就去小孩桌上挤。

“娘,我要吃鸡蛋!”姜豆豆扯着嗓子喊起来。

“你吃狗蛋!”姜五婶回头笑骂儿子一句。

“他想吃就让他吃!”姜老太太拿起自己碗里的鸡蛋给小孙子吃。

“来,给我们豆豆吃个鸡蛋,吃了长的又高又壮!”

“娘,那是给您补身子的,他一个小孩子吃什么鸡蛋。”姜五婶想从儿子手中夺过鸡蛋,姜老太太瞪她一眼。

“我孙子吃了,我高兴!要你管!”

姜五婶笑弯嘴,扒开鸡蛋壳把鸡蛋塞儿子手里,谁不想让孩子吃点好的,姜家人口多,吃的紧巴巴的,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先紧着长辈吃,她想偏心儿子也没法,好在老人也疼孙子,她儿子平时没少跟着吃好东西。

姜芽眼巴巴的望着。“娘,我也想吃鸡蛋。”

姜五婶掰开一小块鸡蛋白塞她嘴里。“吃吧。”

姜芽万分珍惜的嚼着,眼神期盼的盯着姜豆豆手中的鸡蛋。

姜姩和姜穗挤在一起,夹菜时胳膊都伸不开。

“瞧瞧,咱奶就知道偏心孙子!”姜穗在她耳边小声嘟囔。“五婶也不多让,嘴上说着儿子女儿一样疼,心里还不是偏心。”

姜姩拿起一块粗面馒头塞她嘴里。“吃也堵不上你的嘴。”

“你怎么不拿鸡蛋来堵我!”姜穗狠狠地咬一口馒头。

家里人口多,养的鸡下的蛋不够全家人吃,分给老爷子和老太太吃,如果还有剩的,再给几个小豆丁吃,似姜姩姜穗这等半大的孩子,分不到鸡蛋,顶多喝口鸡蛋汤。

“晚上给你做鸡蛋汤喝。”

姜姩瞧着她瘦小又扁平的身躯,无奈叹口气,十六岁快出门子的女娃子了,比男娃子身材还平。

“你说的,太好了,还是姩姩疼我。”姜穗手中握着粗面馒头,咧着嘴笑。

姜穗是二伯父家的小女儿,比姜姩大一岁。

姜老太爷边吃边问。“地里的秧苗插的如何了?”

“还有北边一亩地就全插完了。”姜大爷沉声回道。

“爹,咱家人多,地里的活很快就忙完,您不用操心。”姜三爷嘿嘿笑着对姜老爷说道。

“姜豆豆,你别挤我!”姜芽瞪着眼,用手肘碰他一下,姜豆豆手上握着鸡蛋,冲着她扮个鬼脸,气的姜芽举起手想揍他。

在姜家,吃个饭一家人也能吵起来。

姜姩以为自己在做梦,支着下巴看看这个看看那个,相互扶持过了大半辈子的爷爷奶奶,憨厚老实的大伯二伯,疼爱她的爹娘,还有四叔五叔六叔。

伯母和婶娘们围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,吵架打闹的兄弟姐妹们,她哭着哭着又笑起来,低着头捂住脸。

“姩姩,你怎么了?”姜丰坐她身边,姜姩抬头看他,这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大哥。

“大哥,我好想你们,想大家。”

姜丰一脸怪异的看着她。“我们天天在一起,有什么可想的。”

“你不懂。”姜姩坐在台阶上,仰头看着碧蓝的天空,呼出一口闷气。

“大概是老天爷看我太可怜了,让我临死之前梦见你们,我已经很知足了,真的。”

姜丰一副惊恐状,冲院里大喊一声。“娘!爹!爷爷奶奶!你们快来!我妹妹她魔怔了!她说我们是她临死之前梦见的人!真见了鬼了!”

“怎么了!怎么了!”全家人都冲过来,几个小孩子趴在地上往缝里挤。

“姩姩姐姐怎么了?”

姜姩身子往后仰,抬起头,一脸懵圈,一大家子居高临下盯着她。

“姩姩,你咋了?”姜穗伸手戳她脑门上。“晚上还能给我做鸡蛋汤喝不?”

“姩姩,这是几?”姜丰伸出两根手指头在她眼前晃。

姜姩:“…………”

“闺女,你是不是生病了?”姜三媳妇担忧的伸手摸向女儿额头,又摸摸自己额头。

“没发热啊,怎么尽说胡话!”

姜姩伸手在自己胳膊上拧一下,疼的她嗷一嗓子。

“疼,梦里也会疼,难道我不是做梦。”

姜姩直愣愣的发呆,仰着头不敢置信地问。“今年是哪一年?哪月?”

“元贞二十五年三月初,闺女,你怎么了?”姜三爷眼底不掩担忧。

姜姩脑中一团浆糊,这世间莫非真有如此奇迹,她大梦初醒,居然回到了未出嫁前。

“我死而复生了!”

“老三家的,快请个大仙给她叫叫魂!”姜老婆子吓的后退几步。“这丫头越说越不像话!”

姜姩站起身,一把抱住姜老婆子,猛地上前亲一口。

“奶奶,我没事,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!”

姜老婆子被亲懵了。“快请大仙,这丫头鬼上身了,居然亲我老婆子!”

“姩姩,你奶奶年纪大了,可经不起你吓。”姜大伯沉着脸劝道。

“大伯,我想您了!”姜姩笑的似一朵花儿,姜大伯脸色又黑又红,欲言又止的进了屋,臊的脸热,这辈子没人和他撒过娇,这小侄女真邪了门了。

姜姩又看一眼其他人,所有人浑身一震,呼啦一下全散了,生怕她抱着所有人都亲个遍。

姜芽姜豆和姜粒扑上来。“姩姩姐姐,咱们亲一个!”

姜姩:“………”

“走了!我带你们放风筝去!”姜姩拿过墙上挂的风筝,带着小豆丁们去田野里放风筝。

姜姩坐在一个小斜坡上,看着弟弟妹妹们来回跑,脸上的笑久久不散,这一世,她再也不要嫁给祁珩,她要嫁就嫁本村人或隔壁村也行,一辈子当个悠闲的农妇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。

估计上一世,她死后祁珩如愿娶了高门贵女,终于摆脱她这个不堪的农女。

“糟了!”

姜姩身形一僵,她得阻止父亲救人,她忘了父亲是哪一天救的祁太守,应该就是这段时间,祁太守福大命大,就算没有他父亲,应该也能活下来。

能吧?姜姩不确定的想。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姜姩满心愤怒,所以,上一世娶她也是这个原因,他们祁府本该求她出嫁,却把她当成挟恩逼嫁的人,对她没有一丝尊重,就因为她是农女,好欺负吗!
上一世,她多欢喜呀,嫁给喜欢的人,还以为他也是喜欢她的,否则,怎么会向她提亲,原来这才是真相,说不定,上一世,他连同房都是不情不愿的。
“你们凭什么拿我当借口,你们凭什么这么欺负人,一句话就改变我的一生!”
姜姩挥手甩开他,眼中浓烈的恨意让祁珩看不懂。
“抱歉。”祁珩眉间难掩愧色,“成亲后,我会对你好,只对你好。”
“我有说要嫁你吗!”姜姩讥讽道。
祁珩眉心微蹙,疑惑她的厌恶从何而来,认真算起来,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,她哪里来的怨恨。
“我有做什么让你不满的事吗?为什么你这么抗拒我?”
姜姩无语。“你们利用我,还想让我欢欢喜喜的接受吗?”
“你也可以利用我。”祁珩道。“姜家有任何事,我都会帮忙。”
“如果我执意不肯嫁,你当如何?”姜姩一步步走近他。“会逼我嫁吗?”
祁珩没接话,作揖道:“事关我祁府百十口人的性命,姜姑娘,祁某求你。”
和他认识两辈子,姜姩第一次见他求人,求的还是她,心里百味杂陈。
“你们会不会想的太夸张了,就算不娶我又怎样,太子殿下还能杀了你们不成?”
祁珩眼神黯淡,无奈叹息。
“如果不娶你,说明我和父亲在太子殿下面前撒了谎,欺君之罪,你说,他会不会觉得被骗而一怒之下灭我满门,天子一怒,伏尸千里,不是戏言。”
“那又如何,与我有何干系。”姜姩狠心拒绝,祁府的人没少欺负她,是死是活与她何干。
“你想要什么?我都应你。”祁珩郑重其事的承诺她。
姜姩想到家人,犹豫不决。
这世道这么乱,若没人护着,她姜家众人命运不知何去何从,上一世因为有祁珩护着才没伤及姜家,这一世,谁来护姜家。
她抬眸看向祁珩,眼中纠结万分,祁家危在旦夕,她姜家日后也好不到哪去。
祁珩看出她的犹豫,一个大步迈到她面前,手中拿着一枚白玉簪子,塞她手中。
“这是祖父留给我的,让我送给日后的夫人。”
姜姩看着熟悉的白玉簪子,神情恍惚,上一世成亲后第二天,他也是用这枚白玉簪子为她挽发。
他与自己成亲,虽说目的不纯,对她是真的很好,处处护着她,顺从她,只要他在家,那几个贵女妯娌万不敢闹到她面前去,就连婆母也不敢对她冷嘲热讽,是她太过自卑,总是立不起来,任由人欺负。
“我不要。”姜姩把白玉簪子塞回他手中。“你让我好好考虑考虑,这簪子你拿回去,应该把它送给更合适的人。”
祁珩又塞给她。“没人比你更合适。”
“我不要!”两人握着簪子你推我搡的,姜姩冷斥一声。
“你再强塞给我,我就不考虑嫁了!”"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
姜姩目光坚定的盯着她。“我姐姐要出嫁,我作为她妹妹,必须要去。”

祁夫人不满的怼道:“你妹妹出嫁与你有什么关系。”

姜姩气极,反问她。“你娘家有事你不回去!”

“你怎么说话呢!”祁夫人怒拍桌子。“果真是农女,一点规矩也没有。”

“你以为我愿意嫁进来,你们家当初求我嫁的!”姜姩气的脸色铁青,拿出祁太守当初给的保证书。

“公爹说过,我在这个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没有人可以拦着我,来告诉你一声是因为我敬您是我婆母,您若是这个态度,往后,我也不必再来你院里讨嫌。”

“这是什么?”祁夫人拿过她手中的保证书,这是祁太守的字迹,她太熟悉了。

姜姩道:“正是因为公爹开的这些条件,所以我才答应嫁过来。”

“这……”祁夫人不可置信的指着信纸。“老爷怎么会答应这么离谱的事。”

姜姩眉梢上扬,伸出手把信纸夺回来,叠好放怀里。

“不信你去问问公爹,他亲自盖了章还画了押。”

“这…这不可能。”祁夫人喃喃自语。

姜姩没理她,转身往外走。

柳氏在廊庑下立着,羡慕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,一个农女过的居然比她还洒脱。

——

祁珩派人把流民全部登记入册,每日提供米粥和干粮,城外的流民争相奔告这个好消息,全都涌来投奔他,一时间,营卫里人山人海,乱哄哄的。

“大牛,你们说的是真的吗?跟着这个人能吃饱饭。”

“能。”李大牛拍拍鼓起的肚皮。“我今天早上喝了一碗米粥,两块干粮,自从逃荒以来,第一次吃饱饭。”

“太好了,什么时候可以吃饭,我好几天没吃过饱饭了。”

祁珩站在高台上,厉声喝止众人。“所有人全部站好,不许再讲话!”

流民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,双眼满是期盼的望着台上的男人,只要能吃饱饭,这个男人让他们去拼命都行。

祁珩望着台下一个个瘦骨嶙峋的人,眉心紧蹙。“男女老少全部分开站。”

台下又是一阵混乱,女人带着孩子们站一边,男人们站另一边,祁珩又大声命令道:

“五十岁以上的男人也站出来。”

又是一阵混乱过后,男女老少全都接顺序站好,祁珩站在台上,对底下的情况一目了然。

“成峰!”他转头吩咐近卫。

“公子。”林成峰上前一步。“公子请吩咐。”

“你带这些女人孩子和老人安顿在卫所营房里,让她们负责士兵们的衣物浆洗和做饭事宜。”

“是。”

场地只留下十五岁至五十岁的男人,林成峰带着所有人先行离开,有人叫起来。

“我们不要和相公分开。”

林成峰解释道:

“不让你们分开,他们要留下训练,你们负责男人们的衣食和照顾老人孩子,我带你们先去安顿下来,这个卫营是我们公子专为大家准备的,这里有刚开荒的土地,还可以种粮食。”

“真的!”大家都欣喜若狂。“太好了,让我们一家人守在一起,还能有粮食种,你们公子真是活菩萨。”

林成峰嘴角一抽,他第一次听见有人叫公子活菩萨。

姜小麦出嫁这天,姜姩天不亮就起床,祁珩也跟着起床。

姜姩问。“你起这么早有事?”

祁珩低头系腰带,抬头看她一眼。“岳父家中办喜事,我身为女婿也要过去一趟。”

姜姩扬唇一笑。“我以为你不愿去,所以没问你。”

“快点收拾。”祁珩抬手揉乱她的头发。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
安氏也觉得委屈,抱着儿子哭起来。“我自从嫁到你们姜家,上伺候公婆,下伺候丈夫,现在还要伺候个小的,没一个人帮我,我要累死了!”

许氏站在一边,拘谨的搓着手指,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。

姜姩道:“你也知道看孩子很累,为什么全扔给二嫂去干,她不累吗?孩子又不是她的。”

安氏红着眼睛抬头瞪她,姜姩继续道:

“换了平时家里人都会一起看孩子,如今地里忙,家里人都没闲着,每天一大早就下地干活,做饭洗衣服是婶娘们在干,我和姜穗每天在家浇水喂鸡,你呢,天天把自己孩子扔给二嫂看,你干什么了?”

“我………”安氏哑口无言,又气又怒。“我给你们姜家生了个大胖小子。”

姜姩讥道:“你和姜余的儿子,我们还真不稀罕。”

“你不稀罕,爷爷奶奶稀罕!”安氏挑着眉瞪她。

“那你去找他们,让他们给你看孩子。”姜姩牵着许氏的手往屋里走。

“二嫂,这段时间受累了,你回屋休息去。”

许氏委屈的哭起来,一把抱住小姑子。“姩姩,谢谢你。”

“怎么回事?你们三个在这里吵吵什么?”姜家的五个媳妇在河边洗衣裳刚回来,听见姑嫂三人在后院吵吵,都赶过来,姜爷爷和姜奶奶也听见动静走过来。

姜二娘见新娶进门的儿媳妇抱着姜姩在哭,慌忙走过去。

“怎么了,好好的哭什么,谁欺负你了?”

许氏抱住婆母。“娘,我没事,就是想家了。”

许氏不想多生事端,压下这件事,安氏抱着儿子却委屈的大哭起来。

“你们姜家欺负人,我要带儿子回娘家!”

“回什么娘家。”姜大娘一听,吓的上前抢过孙子。“怎么回事?谁欺负你了?”

姜奶奶也上前说着好话。“你别伤心,小心回奶,回了奶孩子吃什么。”

安氏哭的更凶了,指着姜姩告状。“她欺负我,我让二弟媳帮着带带孩子,她骂我懒,不许二弟媳帮我带。”

所有人都不赞同的看着姜姩,姜姩气笑了。

“你那是让人帮忙吗,你是直接把孩子扔给二嫂,孩子尿布也扔给二嫂洗,自己什么也不管。”

姜三娘把女儿拉扯过来,小声道:

“你干什么,你当小姑子的,可别瞎管嫂子们之间的闲事。”

姜姩愤愤不平道。“我就是看不惯大嫂欺负人。”

“你给我说清楚,我什么时候欺负她了!”安氏指着姜姩质问。

“把她当丫鬟一样指使,不是欺负是什么。”姜姩回道。

“我们都是一家人,互相帮忙,怎么了?”安氏强词夺理。

“互相帮忙?”姜姩冷声质问。“敢问大嫂,你帮二嫂干什么了?”

“我……”安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姜家众人也没人说话,具体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,没损害自身利益,谁也没戳戳破此事,如今却被姜姩赤裸裸的捅破。

许氏懦弱开口,“姩姩是为了我才和大嫂吵架,自从我嫁进姜家,每天都帮大嫂看孩子洗尿布,累的腰都直不起来,只有晚上才能得片刻休息时间,我很累很累,又不是我的孩子。”

“大嫂!”许氏红着眼瞪向她。“我和你一样嫁进姜家,身份地位都一样,你凭什么心安理得的把我当丫鬟指使。”

“媳妇儿。”二房的姜米从地里回来,见媳妇被人欺负,大步跑过来护她,许氏委屈的扑他怀里。

“相公。”

“大嫂!”姜米看向她。“我敬重大哥,叫你一声大嫂,你若再敢欺负我媳妇,我不会放过你。”

安氏脸上红一阵白一阵,被人说的抬不起头,姜余冷着脸走到她面前。

“安氏,向弟妹道歉!”

安氏羞的无地自容,飞快的说一句。“弟妹,对不起。”

姜家的媳妇你一句我一句的训安氏。

“安氏,你太过分了。”

“你不能仗着人家年纪小,就欺负人家。”

“安氏。”姜爷爷沉声开口。“以后自己看孩子,看不了就让你婆母看,你以后也不用再管孩子!”

“不!”安氏紧紧抱住儿子。“谁也不能抢走我儿子。”

安氏恶狠狠地瞪着姜姩,都怨她,她若不帮许氏,什么事也没有。

“姜姩,我哪里招惹你了,让你看我这么不顺眼。”

姜姩:“你没招惹我,我只是不喜欢你欺负二嫂。”

就像看见祁府的妯娌欺负她一样。

大家不欢而散,晚上吃饭时,安氏待在屋里没出来,姜余端着饭给她送屋里去。

吃完饭,姜姩和姜穗在厨房洗碗,许氏走过来帮着一起洗。

“姩姩,谢谢你。”

“我不能一直帮你。”姜姩手上洗着筷子。“你要自己立起来,别总听她指使。”

“好。”许氏抿唇笑了,今天是她最轻松的一天。

祁府。

祁珩一回府,祁墨和祁洵跑过去追问。

“二哥,二嫂答应嫁你吗?”

祁珩摇头。“没有。”

“二嫂为什么不答应?”祁洵道:“嫁进我们家以后再也不用下地干活,也不用为生计发愁,她在犹豫什么?”

祁墨也不懂女人心里想什么。

“她肯定是在欲擒故纵。”祁夫人在大儿媳柳氏的搀扶下走过来。

柳氏面露担忧。“若那农女不肯嫁,下个月的婚事怎么办?太子殿下会不会判我们欺君之罪?”

柳氏越想越怕,祁夫人斥责道:“别胡说八道,太子殿下难不成还真因为这么荒唐的事要灭我们家满门。”

祁墨幽幽道:“上个月,太子殿下刚斩了一户人家,听说是因为那户人家有个儿子,男扮女装骗了太子殿下的感情,太子殿下一怒之下,把那家人全斩了。”

祁夫人吓的两股颤颤,柳氏也哆嗦着身子,说不出话来。

回去的道上,祁夫人对柳氏道:“赶明儿你陪我去趟永安村,我亲自见见那个农女。”

“好。”柳氏顺从的应下。

祁夫人心里憋屈。“我儿子这么好,她都看不上,怎么,她想嫁个神仙吗!”

柳氏问。“婆母,如果那个农女不肯嫁怎么办?”

祁夫人恼火的瞪她。“你怎么知道她不肯嫁?说不定她就是在欲擒故纵!”
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10410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